冬奥会火炬手裴春亮:太行山区的“乡村低碳音”

(两会速递)冬奥会火炬手裴春亮:太行山区的“乡村低碳音”郑州3月7日电 (阚力)“双碳”是全国两会热词。深受绿色低碳的北京冬奥会启发,全国人大代表、冬奥会火炬

  (两会速递)冬奥会火炬手裴春亮:太行山区的“乡村低碳音”

  郑州3月7日电 (阚力)“双碳”是全国两会热词。深受绿色低碳的北京冬奥会启发,全国人大代表、冬奥会火炬手裴春亮在今年全国两会上,关注“乡村低碳”这一话题。

  河南省辉县市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,长期投身太行山区乡村振兴事业。近年全国两会上,裴春亮持续关注绿色生态环保话题。2020年,他建议尽快实施黄河沿线农村地区垃圾分类;2021年,他建议协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。今年,裴春亮关注农业农村“双碳”监测评估体系、“智慧绿色”平台、农业碳汇交易机制、创建“零碳村镇”等众多新概念。

  近年来,让农业农村领域“双碳”根植太行山,裴春亮一直在践行着低碳行动的“大小目标”。目前,裴寨村正在实施整村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“小目标”,建成后,预计每年可发电逾350万度,每户村民年收益达1200元人民币。

  “让太阳给老百姓‘打工’,‘照亮’村民的钱袋子。”裴春亮说:“仅此一项能给村集体增收近200万元。”

  裴寨村“大目标”,即是利用太行山区落差高、地质条件好等优势,启动筹建“九峰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”。该电站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,估算总投资138亿元,计划今年4月开工建设。“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替代动力煤300万吨,减少相当于15万辆小汽车的碳排放。”裴春亮以此估算,电站每年可上缴税收将超1.5亿元,带动当地劳动就业5000余人。

  裴春亮说,长期以来,节能降碳的“主战场”在工业、能源、交通等领域,农业农村减排问题并未得到足够重视。

  “中国作为农业大国,农业农村领域的节能减碳空间巨大。”裴春亮就此剖析称,推进农业农村领域“碳达峰碳中和”事关农业生态文明建设、乡村振兴,亦是全面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,“要注重落实‘双碳’目标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”。(完)